身心資訊

身心資訊 Information on Psycho-somatic Symptoms

作為專業協助者,我們常常會協助當事人處理下列的問題或需要。你可有以下的情況出現?

 

 抑鬱症

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症狀中的四項,且持續兩周以上,你可能出現「抑鬱症」,請盡快找相關的專業人士幫助:

  • 鬱結性情緒頻頻出現
  • 喪失既往生活、工作的熱忱和樂趣,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。
  • 精力全失,疲累乏力,力不從心
  • 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,以批判、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、過去和將來,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,前途一片黑暗。
  • 專注力稍減、記憶力衰退、反應遲鈍、思路閉塞、表現為不安、焦慮和緊張。
  • 消極悲觀,時常產生強烈的自毀念頭。
  • 食欲減退、體重驟降
  • 性功能減退
  • 睡眠失調

  

 

經常焦慮症

經常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。其他較常見的焦慮症還包括驚恐症、社交焦慮症、強逼症及創傷後情緒病。焦慮症亦屬於情緒病的一種。

經常焦慮症的患者生活在過度的憂慮及壓力當中,即使生活上並無任何特別事情引發這些焦慮。焦慮的主題可能是日常生活上的各種事情,包括健康、財政、家庭、學業及工作等等。患者對這些事情經常及慣性地感到擔憂;即使明白到自己的擔憂屬過度,仍然難以控制焦慮的情緒。

當以下的情況出現持續6個月或以上,便可能是患有經常焦慮症,包括:

  • 坐立不安
  • 容易疲倦
  • 難以集中精神
  • 易發脾氣及缺乏耐性
  • 肌肉繃緊、痠痛
  • 吞嚥困難
  • 震顫
  • 抽搐
  • 頭痛
  • 睡眠欠佳及失眠
  • 多汗
  • 心悸
  • 潮熱
  • 呼吸困難
  • 胃痛
  • 腹瀉
  • 噁心
  • 經常需要上廁所

請盡快找相關的專業人士幫助!

  

 

創傷性經歷後遺症

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;PTSD),又譯創傷後壓力症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、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、創傷後壓力失調、重大打擊後遺症。指人在遭遇或對抗重大壓力後,其心理狀態產生失調之後遺症。這些經驗包括生命遭到威脅、嚴重物理性傷害、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。有時候被稱之為創傷後壓力反應(post-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),這個現象是經驗創傷後所產生的常理反應。

主要症狀包括:經常性惡夢、性格大變、情感抽離、麻木或疏離、失眠、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、過度警覺、間歇性失憶和易受驚嚇。

可能會造成這些症狀的經驗:

  • 嚴重的車禍、意外事件
  • 難產
  • 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
  • 經歷性侵害
  • 暴力攻擊
  • 校園欺凌
  • 自然災難,如地震、海嘯
  • 目睹親人、愛人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

大部份人對創傷事件的情感會在幾個月後淡去。如果其持續過長的時間,就有可能導致精神上的失調。此疾病也有可能伴隨着其他精神失調包括抑鬱、一般性焦慮失調等。如果懷疑自己出現上述的徵狀,請盡快找相關的專業人士幫助。

 

伴侶的情與性

 口在說心在想

  1. 妳(你)仍愛他(她)嗎?妳覺得他仍愛你嗎?
  2. 你如何形容二人之間的關係?
  3. 你立刻想起的是什麼關係?
  4. 倘若他的反應出於你預期之外,你會怎樣?
  5. 親密感覺,為你兩而言,是怎樣的?
  6. 倘若默契失去,你如何形容現時大家的心情?
  7. 在褪色的溫馨下,你又如何形容大家的關係?
  8. 當情如潮湧時,你即時會…
  9. 你要面子嘛?
  10. 你是心碎了,還是仍舊沉醉在什麼當中?
  11. 你看到自己內心需要什麼嘛?

如果你回答自己時,內心湧現一些不自然的感覺,你可以嘗試找專業人士傾談一下?

 

  

身心『莫名』病痛

身心症在一般人的觀念中,總以為只是心理影響生理的疾病,或者認為這是受到情緒因素誘發或加重的身體疾病,而忽略患者身體的病變,包含生理的變化或器官病變。事實上,導致身心症的原因是生理及心理症狀互為影響的疾病。

身心症所導致的疾病種類包羅萬象,從偏頭痛、氣喘、心肌梗塞、胃潰瘍…等。

常見的身心症

身心症的種類繁多,依照不同的器官系統及科別,可分成下面幾大類:

  • 腸胃綜合易激症。
  • 氣喘、心因性咳嗽。
  • 耳鳴
  • 緊張性頭痛、偏頭痛
  • 頻尿
  • 更年期症候群、月經異常、性冷感
  • 遺尿症、心因性發熱
  • 全身性肌肉疼痛….

  

 

慢性痛症

慢性痛症一般指持續3個月或以上的長期痛症,現時醫學界逐漸發展出多專科的慢性痛症綜合治療,包括骨科、麻醉痛症科、臨床心理科、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等。你可能會問:痛不是身體的問題嗎? 為何痛症會和心理扯上關係? 痛症雖然是生理反應,但它的一些特點令其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。首先,痛楚是主觀的,是一獨特的個人經驗,難以去客觀量度;其次,忍耐能力及個人性格會影響到一個人對痛楚的反應;還有,痛楚程度亦受心理因素影響。試想想,你在憤怒或緊張狀態下所感受的痛楚程度,是否比心情愉快、放鬆的時候來得強烈? 慢性痛症的持續性也為患者及家人帶來長期的壓力。想像一個人長期承受痛楚,需要面對多方面的壓力,例如: 影響工作效率、經濟、家庭關係、社交生活、減少興趣、降低生活質素、負面情緒影響自我形象及信心、遭他人誤解,甚至遇上尋求醫療及法律援助的問題。面對壓力,病人很大可能表現出暴躁、低落、情緒不穩、甚至失控,對他個人以至身邊人都造成很大影響。  統計數字顯示,痛症和抑鬱情緒息息相關。多於一半的慢性痛症患者同時患上抑鬱症。

痛症帶來的恐懼與逃避

上述引起抑鬱的情緒反應,主要是由於痛症長期不減,令精神長期處於不能鬆弛的狀態,加上對有關痛楚的理解和經驗,及以下部分的原因:

  • 逐漸形成對痛有災難性的意識
  • 對痛有明顯恐懼 ‧ 逃避、減少活動、 避免令自己感到痛
  • 經常處於過分警覺的狀態
  • 睡眠失調、疲倦、精神狀態差
  • 減少活動量
  • 肌肉乏力
  • 負面情緒增加

要好好地處理慢性痛性及所帶來的問題,需要學習面對及接受痛症,以及適當地運用應付慢性痛症的自方法及尋求專家協助。

如對上述的徵狀有疑問,歡迎

致電 2317 1317 

WhatsApp 9680 7980  或

電郵 kelvin@drkelvintang.com

與本中心專業人士聯絡。有需要時,可預約時間安排面談及接受本中心專業人員的輔導和治療。